当前位置 >> 虎扑nba>>磴口县门户网站>>动态信息>>虎扑nba
人民日报海外版聚焦丨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
发布日期: 2024-04-26 信息来源: 微磴口 编辑: 杨娇 打印本页
 

  4月24日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第五版刊发了《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》,聚焦75年来磴口县和荒漠化“硬磕较量”,矢志不渝、滚石上山、久久为功,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,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“系统防护,全域治理,科技赋能,产业支撑”的磴口模式。
  文章全文如下:
   
  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
  在中国防沙治沙作战图上,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的位置十分醒目:位于我国干旱、半干旱区分界线上,居三北地区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中部核心地带、黄河“几字弯”的“弯头”,是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最前沿。  
  被誉为“守沙要塞”的磴口,西面是“虎视眈眈”的乌兰布和沙漠,东面为“天下黄河,唯富一套” 的河套平原,“要塞”失守则“粮仓”不保。 
  75年,这座县域小城从诞生之日就和荒漠化“硬磕较量”,矢志不渝、滚石上山、久久为功,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,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“系统防护,全域治理,科技赋能,产业支撑”的磴口模式。 
  孩提时代,巴彦高勒镇旧地村党支部书记田金元就在家门前的林子里玩耍,这里是他和伙伴们的乐园。父辈告诉他,林子其实是一条长308华里、宽100米的林带,由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力生带领大伙儿营造,目的是抵御不断东侵的乌兰布和沙漠。 
  乌兰布和,蒙古语意为“红色公牛”。近百年来,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,“公牛”脱缰滚滚东侵,吞良田、毁房屋、造风沙,每年还将7000多万吨泥沙注入黄河,威胁安澜。  
  新中国成立后,磴口人民苦战10年,在大漠边缘建起308防沙林带,犹如一道绿色屏障,挡沙东进、阻沙入河,也由此诞生“不畏艰难、负重前行,团结拼搏、敢于胜利,继往开来、永不止步”的308精神。“这几棵大树就是那时候栽的,我1957年出生,它们的年岁比我还要长。”田金元指着村头那几棵粗大的旱柳动情地说。他身后不远处,20年前栽植的高大杨树正值青春,他身旁,刚种下的小树苗生生不息。 
  308防沙林带,是磴口模式的起点。它像一枚绿色火种,不断向大漠深处延伸,又像一面精神旗帜,在一代代磴口人手中传递。  
  “沿着308防沙林带,铺设草方格、种下灌木丛,坚韧的磴口人民不断把绿色向沙漠纵深推进。”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副主任何文强说。多年来,磴口县以生态建设统揽全局,全面实施“生态立县”战略,国家“三北”工程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,成为沙漠治理的“加速器”。
  如今,沙漠面积高达77%的磴口,“公牛”止步,绿染大漠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5万多株小老头树到210万亩沙漠披上绿装,从亩产粮食不到百斤到良田万顷、瓜果之乡,从“小风眼难睁、大风活埋人”到风来不起沙,磴口迎来改天换地的奇迹,打开崭新的叙事篇章。  
  磴口县副县长韩瑞介绍,75年来,经过磴口人民的不懈努力,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向西撤退15至25公里,真正实现了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绿,一进再进;沙,一退再退。人与沙的较量,不仅是空间的交锋,更是精神的对垒。  
  “治沙愚公”谢恭德,带领乡亲在沙窝里造林开荒,提高粮食产量,花甲之年又承包5000多亩荒漠将其变成绿洲;劳模王曰虎,带头治沙造林、25年如一日护林,彻底改变了家乡十种九空、沙逼人退的旧貌;林业标兵韩应联,每年有2/3时间守在沙漠,做项目调研、搞造林技术研究,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……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,防沙治沙早已深深印刻在他们生命的基因里。2024年春,东风阵阵,红旗猎猎。在因“绿进沙退”而形成的新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,一条乔灌草结合的“新308锁边林带”正在加紧建设,未来将成为屹立于沙漠的又一道“绿色长城”。  
  仲春时节,磴口县的广场上、河湖畔、田野里,桃花盛开粉白如霞,萌发的绿意即将喷薄而出。这是70多年前不曾有的颜色。在磴口县,有农田的地方,四周必有防护林,高大乔木林围绕一片片方形农田四周而生,将165万亩耕地紧紧护住。“农田防护林网是磴口防沙治沙体系的核心,也是保护农田、基础设施、城镇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介绍。“磴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科技支撑和地方生产实践紧密结合。相当于‘前店后厂’,磴口是个巨大的试验场,实验成果全国共享。”  
  75年来,磴口县林草覆盖度从0.04%提高到37%以上,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%,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.7%。“磴口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完美融合,成为河套平原系统治理的典型案例。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评价。  
  今天,磴口已在沙漠腹地种植了9700多万棵沙生树木,将23万亩沙漠改造成优良草场,2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披上绿装,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循环产业链,“乌兰布和沙漠限定”有机奶名扬四海,磴口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加工基地。  
  “沙害”变“沙宝”,“沙窝”变“金窝”,拓展生态价值空间。91家企业“抢滩登陆”乌兰布和沙漠,有机种养殖业、特色林果业、中草药材等产业蓬勃兴起。截至目前,全县沙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,累计吸引社会资金75.5亿元,完成生态治理面积80多万亩,打造出一个“防沙治沙+沙产业”的沙漠样本。75年,几代磴口人锲而不舍、久久为功,将“守沙要塞”变为“绿色屏障”,有力阻断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和河套“粮仓”,乃至华北地区侵袭的通道。

相关文档:

 
 
 
 
 
主办:虎扑nba办公室(磴口县信访局) 承办:磴口县政务服务局
蒙ICP备13001742号蒙公网安备 15082202000101号
Email:axxaty@163.com 网站标识码:1508220008 联系电话:0478-4262212
网站地图
“微磴口”公众号  
长者模式 老人
当前位置: 虎扑nba > 虎扑nba

人民日报海外版聚焦丨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

2024-04-26 09:18 微磴口
  4月24日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第五版刊发了《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》,聚焦75年来磴口县和荒漠化“硬磕较量”,矢志不渝、滚石上山、久久为功,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,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“系统防护,全域治理,科技赋能,产业支撑”的磴口模式。
  文章全文如下:
   
  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
  在中国防沙治沙作战图上,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的位置十分醒目:位于我国干旱、半干旱区分界线上,居三北地区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中部核心地带、黄河“几字弯”的“弯头”,是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最前沿。  
  被誉为“守沙要塞”的磴口,西面是“虎视眈眈”的乌兰布和沙漠,东面为“天下黄河,唯富一套” 的河套平原,“要塞”失守则“粮仓”不保。 
  75年,这座县域小城从诞生之日就和荒漠化“硬磕较量”,矢志不渝、滚石上山、久久为功,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,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“系统防护,全域治理,科技赋能,产业支撑”的磴口模式。 
  孩提时代,巴彦高勒镇旧地村党支部书记田金元就在家门前的林子里玩耍,这里是他和伙伴们的乐园。父辈告诉他,林子其实是一条长308华里、宽100米的林带,由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力生带领大伙儿营造,目的是抵御不断东侵的乌兰布和沙漠。 
  乌兰布和,蒙古语意为“红色公牛”。近百年来,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,“公牛”脱缰滚滚东侵,吞良田、毁房屋、造风沙,每年还将7000多万吨泥沙注入黄河,威胁安澜。  
  新中国成立后,磴口人民苦战10年,在大漠边缘建起308防沙林带,犹如一道绿色屏障,挡沙东进、阻沙入河,也由此诞生“不畏艰难、负重前行,团结拼搏、敢于胜利,继往开来、永不止步”的308精神。“这几棵大树就是那时候栽的,我1957年出生,它们的年岁比我还要长。”田金元指着村头那几棵粗大的旱柳动情地说。他身后不远处,20年前栽植的高大杨树正值青春,他身旁,刚种下的小树苗生生不息。 
  308防沙林带,是磴口模式的起点。它像一枚绿色火种,不断向大漠深处延伸,又像一面精神旗帜,在一代代磴口人手中传递。  
  “沿着308防沙林带,铺设草方格、种下灌木丛,坚韧的磴口人民不断把绿色向沙漠纵深推进。”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副主任何文强说。多年来,磴口县以生态建设统揽全局,全面实施“生态立县”战略,国家“三北”工程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,成为沙漠治理的“加速器”。
  如今,沙漠面积高达77%的磴口,“公牛”止步,绿染大漠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5万多株小老头树到210万亩沙漠披上绿装,从亩产粮食不到百斤到良田万顷、瓜果之乡,从“小风眼难睁、大风活埋人”到风来不起沙,磴口迎来改天换地的奇迹,打开崭新的叙事篇章。  
  磴口县副县长韩瑞介绍,75年来,经过磴口人民的不懈努力,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向西撤退15至25公里,真正实现了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绿,一进再进;沙,一退再退。人与沙的较量,不仅是空间的交锋,更是精神的对垒。  
  “治沙愚公”谢恭德,带领乡亲在沙窝里造林开荒,提高粮食产量,花甲之年又承包5000多亩荒漠将其变成绿洲;劳模王曰虎,带头治沙造林、25年如一日护林,彻底改变了家乡十种九空、沙逼人退的旧貌;林业标兵韩应联,每年有2/3时间守在沙漠,做项目调研、搞造林技术研究,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……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,防沙治沙早已深深印刻在他们生命的基因里。2024年春,东风阵阵,红旗猎猎。在因“绿进沙退”而形成的新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,一条乔灌草结合的“新308锁边林带”正在加紧建设,未来将成为屹立于沙漠的又一道“绿色长城”。  
  仲春时节,磴口县的广场上、河湖畔、田野里,桃花盛开粉白如霞,萌发的绿意即将喷薄而出。这是70多年前不曾有的颜色。在磴口县,有农田的地方,四周必有防护林,高大乔木林围绕一片片方形农田四周而生,将165万亩耕地紧紧护住。“农田防护林网是磴口防沙治沙体系的核心,也是保护农田、基础设施、城镇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介绍。“磴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科技支撑和地方生产实践紧密结合。相当于‘前店后厂’,磴口是个巨大的试验场,实验成果全国共享。”  
  75年来,磴口县林草覆盖度从0.04%提高到37%以上,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%,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.7%。“磴口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完美融合,成为河套平原系统治理的典型案例。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评价。  
  今天,磴口已在沙漠腹地种植了9700多万棵沙生树木,将23万亩沙漠改造成优良草场,2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披上绿装,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循环产业链,“乌兰布和沙漠限定”有机奶名扬四海,磴口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加工基地。  
  “沙害”变“沙宝”,“沙窝”变“金窝”,拓展生态价值空间。91家企业“抢滩登陆”乌兰布和沙漠,有机种养殖业、特色林果业、中草药材等产业蓬勃兴起。截至目前,全县沙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,累计吸引社会资金75.5亿元,完成生态治理面积80多万亩,打造出一个“防沙治沙+沙产业”的沙漠样本。75年,几代磴口人锲而不舍、久久为功,将“守沙要塞”变为“绿色屏障”,有力阻断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和河套“粮仓”,乃至华北地区侵袭的通道。

人民日报海外版聚焦丨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

发布日期: 2024-04-26 来源: 微磴口 编辑: 杨娇
  4月24日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第五版刊发了《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》,聚焦75年来磴口县和荒漠化“硬磕较量”,矢志不渝、滚石上山、久久为功,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,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“系统防护,全域治理,科技赋能,产业支撑”的磴口模式。
  文章全文如下:
   
  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
  在中国防沙治沙作战图上,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的位置十分醒目:位于我国干旱、半干旱区分界线上,居三北地区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中部核心地带、黄河“几字弯”的“弯头”,是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最前沿。  
  被誉为“守沙要塞”的磴口,西面是“虎视眈眈”的乌兰布和沙漠,东面为“天下黄河,唯富一套” 的河套平原,“要塞”失守则“粮仓”不保。 
  75年,这座县域小城从诞生之日就和荒漠化“硬磕较量”,矢志不渝、滚石上山、久久为功,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,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“系统防护,全域治理,科技赋能,产业支撑”的磴口模式。 
  孩提时代,巴彦高勒镇旧地村党支部书记田金元就在家门前的林子里玩耍,这里是他和伙伴们的乐园。父辈告诉他,林子其实是一条长308华里、宽100米的林带,由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力生带领大伙儿营造,目的是抵御不断东侵的乌兰布和沙漠。 
  乌兰布和,蒙古语意为“红色公牛”。近百年来,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,“公牛”脱缰滚滚东侵,吞良田、毁房屋、造风沙,每年还将7000多万吨泥沙注入黄河,威胁安澜。  
  新中国成立后,磴口人民苦战10年,在大漠边缘建起308防沙林带,犹如一道绿色屏障,挡沙东进、阻沙入河,也由此诞生“不畏艰难、负重前行,团结拼搏、敢于胜利,继往开来、永不止步”的308精神。“这几棵大树就是那时候栽的,我1957年出生,它们的年岁比我还要长。”田金元指着村头那几棵粗大的旱柳动情地说。他身后不远处,20年前栽植的高大杨树正值青春,他身旁,刚种下的小树苗生生不息。 
  308防沙林带,是磴口模式的起点。它像一枚绿色火种,不断向大漠深处延伸,又像一面精神旗帜,在一代代磴口人手中传递。  
  “沿着308防沙林带,铺设草方格、种下灌木丛,坚韧的磴口人民不断把绿色向沙漠纵深推进。”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副主任何文强说。多年来,磴口县以生态建设统揽全局,全面实施“生态立县”战略,国家“三北”工程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,成为沙漠治理的“加速器”。
  如今,沙漠面积高达77%的磴口,“公牛”止步,绿染大漠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5万多株小老头树到210万亩沙漠披上绿装,从亩产粮食不到百斤到良田万顷、瓜果之乡,从“小风眼难睁、大风活埋人”到风来不起沙,磴口迎来改天换地的奇迹,打开崭新的叙事篇章。  
  磴口县副县长韩瑞介绍,75年来,经过磴口人民的不懈努力,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向西撤退15至25公里,真正实现了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绿,一进再进;沙,一退再退。人与沙的较量,不仅是空间的交锋,更是精神的对垒。  
  “治沙愚公”谢恭德,带领乡亲在沙窝里造林开荒,提高粮食产量,花甲之年又承包5000多亩荒漠将其变成绿洲;劳模王曰虎,带头治沙造林、25年如一日护林,彻底改变了家乡十种九空、沙逼人退的旧貌;林业标兵韩应联,每年有2/3时间守在沙漠,做项目调研、搞造林技术研究,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……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,防沙治沙早已深深印刻在他们生命的基因里。2024年春,东风阵阵,红旗猎猎。在因“绿进沙退”而形成的新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,一条乔灌草结合的“新308锁边林带”正在加紧建设,未来将成为屹立于沙漠的又一道“绿色长城”。  
  仲春时节,磴口县的广场上、河湖畔、田野里,桃花盛开粉白如霞,萌发的绿意即将喷薄而出。这是70多年前不曾有的颜色。在磴口县,有农田的地方,四周必有防护林,高大乔木林围绕一片片方形农田四周而生,将165万亩耕地紧紧护住。“农田防护林网是磴口防沙治沙体系的核心,也是保护农田、基础设施、城镇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介绍。“磴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科技支撑和地方生产实践紧密结合。相当于‘前店后厂’,磴口是个巨大的试验场,实验成果全国共享。”  
  75年来,磴口县林草覆盖度从0.04%提高到37%以上,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%,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.7%。“磴口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完美融合,成为河套平原系统治理的典型案例。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评价。  
  今天,磴口已在沙漠腹地种植了9700多万棵沙生树木,将23万亩沙漠改造成优良草场,2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披上绿装,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循环产业链,“乌兰布和沙漠限定”有机奶名扬四海,磴口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加工基地。  
  “沙害”变“沙宝”,“沙窝”变“金窝”,拓展生态价值空间。91家企业“抢滩登陆”乌兰布和沙漠,有机种养殖业、特色林果业、中草药材等产业蓬勃兴起。截至目前,全县沙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,累计吸引社会资金75.5亿元,完成生态治理面积80多万亩,打造出一个“防沙治沙+沙产业”的沙漠样本。75年,几代磴口人锲而不舍、久久为功,将“守沙要塞”变为“绿色屏障”,有力阻断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和河套“粮仓”,乃至华北地区侵袭的通道。
 
 
主办:虎扑nba办公室(磴口县信访局) 承办:磴口县政务服务局
蒙ICP备13001742号  蒙公网安备15082202000101号
Email:axxaty@163.com 网站标识码:1508220008 联系电话:0478-4262212
网站地图
“微磴口”公众号  
长者模式 老人
当前位置: 虎扑nba > 虎扑nba

人民日报海外版聚焦丨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

2024-04-26 09:18 微磴口
  4月24日,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第五版刊发了《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》,聚焦75年来磴口县和荒漠化“硬磕较量”,矢志不渝、滚石上山、久久为功,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,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“系统防护,全域治理,科技赋能,产业支撑”的磴口模式。
  文章全文如下:
   
  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
  在中国防沙治沙作战图上,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的位置十分醒目:位于我国干旱、半干旱区分界线上,居三北地区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中部核心地带、黄河“几字弯”的“弯头”,是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最前沿。  
  被誉为“守沙要塞”的磴口,西面是“虎视眈眈”的乌兰布和沙漠,东面为“天下黄河,唯富一套” 的河套平原,“要塞”失守则“粮仓”不保。 
  75年,这座县域小城从诞生之日就和荒漠化“硬磕较量”,矢志不渝、滚石上山、久久为功,闯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道路,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出“系统防护,全域治理,科技赋能,产业支撑”的磴口模式。 
  孩提时代,巴彦高勒镇旧地村党支部书记田金元就在家门前的林子里玩耍,这里是他和伙伴们的乐园。父辈告诉他,林子其实是一条长308华里、宽100米的林带,由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力生带领大伙儿营造,目的是抵御不断东侵的乌兰布和沙漠。 
  乌兰布和,蒙古语意为“红色公牛”。近百年来,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,“公牛”脱缰滚滚东侵,吞良田、毁房屋、造风沙,每年还将7000多万吨泥沙注入黄河,威胁安澜。  
  新中国成立后,磴口人民苦战10年,在大漠边缘建起308防沙林带,犹如一道绿色屏障,挡沙东进、阻沙入河,也由此诞生“不畏艰难、负重前行,团结拼搏、敢于胜利,继往开来、永不止步”的308精神。“这几棵大树就是那时候栽的,我1957年出生,它们的年岁比我还要长。”田金元指着村头那几棵粗大的旱柳动情地说。他身后不远处,20年前栽植的高大杨树正值青春,他身旁,刚种下的小树苗生生不息。 
  308防沙林带,是磴口模式的起点。它像一枚绿色火种,不断向大漠深处延伸,又像一面精神旗帜,在一代代磴口人手中传递。  
  “沿着308防沙林带,铺设草方格、种下灌木丛,坚韧的磴口人民不断把绿色向沙漠纵深推进。”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副主任何文强说。多年来,磴口县以生态建设统揽全局,全面实施“生态立县”战略,国家“三北”工程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,成为沙漠治理的“加速器”。
  如今,沙漠面积高达77%的磴口,“公牛”止步,绿染大漠。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5万多株小老头树到210万亩沙漠披上绿装,从亩产粮食不到百斤到良田万顷、瓜果之乡,从“小风眼难睁、大风活埋人”到风来不起沙,磴口迎来改天换地的奇迹,打开崭新的叙事篇章。  
  磴口县副县长韩瑞介绍,75年来,经过磴口人民的不懈努力,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向西撤退15至25公里,真正实现了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绿,一进再进;沙,一退再退。人与沙的较量,不仅是空间的交锋,更是精神的对垒。  
  “治沙愚公”谢恭德,带领乡亲在沙窝里造林开荒,提高粮食产量,花甲之年又承包5000多亩荒漠将其变成绿洲;劳模王曰虎,带头治沙造林、25年如一日护林,彻底改变了家乡十种九空、沙逼人退的旧貌;林业标兵韩应联,每年有2/3时间守在沙漠,做项目调研、搞造林技术研究,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……在磴口,每个人都是治沙人,防沙治沙早已深深印刻在他们生命的基因里。2024年春,东风阵阵,红旗猎猎。在因“绿进沙退”而形成的新的乌兰布和沙漠东缘,一条乔灌草结合的“新308锁边林带”正在加紧建设,未来将成为屹立于沙漠的又一道“绿色长城”。  
  仲春时节,磴口县的广场上、河湖畔、田野里,桃花盛开粉白如霞,萌发的绿意即将喷薄而出。这是70多年前不曾有的颜色。在磴口县,有农田的地方,四周必有防护林,高大乔木林围绕一片片方形农田四周而生,将165万亩耕地紧紧护住。“农田防护林网是磴口防沙治沙体系的核心,也是保护农田、基础设施、城镇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副主任张景波介绍。“磴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科技支撑和地方生产实践紧密结合。相当于‘前店后厂’,磴口是个巨大的试验场,实验成果全国共享。”  
  75年来,磴口县林草覆盖度从0.04%提高到37%以上,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%,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.7%。“磴口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完美融合,成为河套平原系统治理的典型案例。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卢琦评价。  
  今天,磴口已在沙漠腹地种植了9700多万棵沙生树木,将23万亩沙漠改造成优良草场,2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披上绿装,形成了种养加一体化循环产业链,“乌兰布和沙漠限定”有机奶名扬四海,磴口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奶生产加工基地。  
  “沙害”变“沙宝”,“沙窝”变“金窝”,拓展生态价值空间。91家企业“抢滩登陆”乌兰布和沙漠,有机种养殖业、特色林果业、中草药材等产业蓬勃兴起。截至目前,全县沙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,累计吸引社会资金75.5亿元,完成生态治理面积80多万亩,打造出一个“防沙治沙+沙产业”的沙漠样本。75年,几代磴口人锲而不舍、久久为功,将“守沙要塞”变为“绿色屏障”,有力阻断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和河套“粮仓”,乃至华北地区侵袭的通道。